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全球新要闻】此人是周瑜的铁哥们,但是却怀才不遇,差点投了土豪

2023-06-03 03:19:17 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自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开始,孙策仅以数千兵力进攻江东,四年不到的时间就横扫江东六郡,是汉末三国年间罕见的常胜将军,为东吴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就连曹操都赞叹不已。不过,在如何稳定江东局势方面,孙策也犯了不少错误。

在孙策高压政策的影响下,不但江东大族对其采取了对抗的态度,一些寄寓江东的士人也宁愿离开江东也不远为孙策效命。如徐奕、徐宣、陈矫、王朗、华歆等人都先后离开江东投奔曹操,许靖远赴交州。在这些人中,就有一位是周瑜的铁哥们,差一点离开江东却投奔江淮地区的土豪郑宝。

这个人,叫做鲁肃。

鲁肃,字子敬,徐州临淮东城人氏,家境富裕,早年救济贫困、仗义疏财,为当地名士。他命运的改变源于周瑜。当时周瑜尚在居巢县担任县长,有一次他来到东城,打算筹集粮草物资,当了解到鲁肃为人豪爽,便亲自登门拜访,希望得到鲁肃的资助。

当时鲁肃家中有两仓米,每一仓有大米三千斛。鲁肃二话不说,当即就将其中的一仓米送给了周瑜,这让周瑜深受感动,两人便成了挚友。这便是"将囷相结"这个典故的由来。数年后,鲁肃离开故乡,带着整个家族找到周瑜并随之来到江东。

鲁肃的到来令周瑜非常高兴,立即将其介绍给孙策。不过孙策尽管热情接待,却既没有与鲁肃进行深入了沟通了解,也没给鲁肃安排个职位。这让鲁肃非常失望,只能一边先在曲阿暂住,一边思考自己的下一步。

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八月,鲁肃祖母去世。按照当时的风俗,鲁肃亲自护送祖母灵柩回到故土东城。办理丧事期间,鲁肃的好友刘晔给鲁肃来了一封信。引发了鲁肃的浓厚兴趣。刘晔在信中提到:在巢湖一带有个土豪叫做郑宝,兵力雄厚,就连庐江等地都有不少人依附他,发展前景乐观。希望鲁肃尽快离开江东去投奔郑宝。

对于刘晔的建议,鲁肃还真动了心思。返回曲阿后,鲁肃立即着手准备带着家族前往巢湖去投奔郑宝。幸好周瑜对鲁肃的这一举动有所察觉,提前将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县,这可算成是劫持人质,目的是想为东吴集团留下这个人才。

当鲁肃赶到吴县向周瑜要人时,周瑜不仅反复劝说,还吸取了上一次鲁肃被冷落的教训,在孙权面前力荐鲁肃,希望孙权亲自接见并加以重用。幸好孙权不像哥哥孙策对鲁肃置之不理,热情接待,虚心请教,这才有了著名的"榻上对",东吴集团也因此有了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和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