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动态 > 正文

天工开物、智创未来 “一切皆有可能!”

2023-05-19 13:39:27 津云

津云新闻讯:天工开物、智创未来。5月18日,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开园。在这片“创新的天空”下,在众多入驻天开园的企业心目中,天开园就是天津未来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


(相关资料图)

“小口径”也能有大视野

全球每年有几千万患者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而这些患者所使用的桥血管往往取自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或者是桡动脉等。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治疗方式,使得二次手术对病人伤害非常大,因此急需小口径的人工血管产品。然而小口径人工血管由于口径小,极容易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商业化的小口径人工血管。

“让患者用上中国制造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让中国血管领跑世界,是我们研发这款产品的初心。” 这是天津心脉联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双阳的创业理想。“新时代新征程上,兴学强国的意义不只是攻克‘卡脖子’难题、填补技术空白,更是要主动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转化为现实。”

历经5年时间探索,来自天津大学的李双阳团队成功制备了3款不同尺寸的小口径人工血管,上市之后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搭桥手术,用于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目前,产品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的安全性检测和大动物实验,产品所对应的专利也已经完成了授权。与全球已知的最先进技术相比,李双阳团队研发的产品制备周期快、生物安全性好、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并且制备成本要比传统的组织工程技术低,可以使得每一位患者都能用得起小口径人工血管。

对于李双阳的团队来说,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促使他们入驻天开园。“天开园服务企业的34条政策当中提到,按照市场化机制,对入驻企业给予‘先征后补、逐步退坡’的房租和物业费优惠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提到设立天开园创业种子基金,与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专项投资、天使母基金、海河产业基金共同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支持体系。我们公司研发的医疗器械周期比较长,这条政策对我们团队来说就是雪中送炭。还有就是公司不停在研发,这就需要频繁使用仪器设备。天开园为入驻企业提供天津市一些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服务,这些对于我们吸引力非常大。”

目前,李双阳的团队已经研发出“具有自愈合功能的人工血管”“用于血液接触型医疗器械表面的抗凝血涂层”以及“心包防粘连补片”等一系列产品。展望未来,这群年轻人希望乘着天开园的浩荡东风倍加努力,在“一核”中汲取营养,争取在今年完成天使轮融资,随后在“两翼”内建立万级洁净车间,5年内实现若干技术市场化,把小口径人工血管真正推向临床。

从纯研发到瞄准市场引领产业发展

严振华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师,这个身份伴随了他很长时间。然而最近,他成为了天津常兴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主要负责人。除了做好自己的研发项目,指导研究生,完成教学工作外,他和同事们将眼光投向储能市场,放在了产业发展上。因为天津市出台了好的政策,他们用科技改变生活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十项行动”,特别是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激发全市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力,天津市教委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天津市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举措》,支持高校教师到天开高教科创园、大学科技园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些政策让严振华这些高校教师可以有更大的舞台,发挥他们的科研优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前我们的科研以自由探索为主,做的成果可能很重要,但是缺乏对其实际应用潜力的关注。天开园建成后,我们会得到众多的商业资本、上下游企业的关注,我们就会更加聚焦凝练,主攻几个重要的方向。”严振华告诉记者,“比方说我们大团队现在更加明确了面向规模储能的钠离子电池、水系锌离子电池,还有电解海水制氢这几大方向。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些方向,进一步攻克技术难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才能有更大的市场。以前都是从国家、天津市拿项目经费去研发,现在我们要把研发的积累转化为市场和经济收入,产生造血功能,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的产生,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我们常兴储能是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的科技、资金、人才密集型企业,权威机构预测,电化学储能市场不少于十万亿,市场潜力巨大。实验室阶段的材料,通常为克级别,中试则需要百公斤到吨级,从材料到电池的中试,需要约1亿的资金。而从中试到产业应用,则需要10亿甚至百亿的资金投入。企业入驻天开园以后,受到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已有很多投资方了解到我们企业的科研优势后跟我们对接,投资意愿强烈,现在已经有一些合作意向。”

这次注册公司入驻天开园,严振华有更多的考虑:“以前团队只是就某些单一的技术与企业合作进行应用。现在要把更多的原创技术和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做自己的品牌和有特色的公司。以天开园为公司总部和发祥地,将技术依托南开大学和天开园进行孵化,希望政产学研用金服多方融合,在天开西青园中试并逐渐实现产业化应用,从而引领天津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个路很艰辛,但是充满期待。”

据了解,天开园先导区已入驻55家初创型企业和5家配套企业,同时还储备了58个项目。储备项目主要还是以全市14所高校为主,还有一些校友创业的企业和外省市迁入企业,涉及的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8个技术领域。目前来看,这些成果涵盖面比较广的。天开园正式开园以后,这58家储备项目将陆续入驻园区。

天开园核心区的先导性的区域是以孵化项目为主,一些优秀的科技成果,学校的将来发展潜力比较好的成果为主。下一步在“两翼”的发展中,会把这些孵化的成长期需要产业化,需要生产的企业放在两翼,包括西青区和津南区的两个扩展区。这些企业和项目是通过各区推荐、学校和校友会推荐,以及走出去招商等渠道引入天开园,要把天开园打造成领先世界的园区。(津云新闻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