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热讯:A股GDR发行半年观:新规后现终止潮,有人“曲线救国”、有人接着冲
7月4日盘前,《华友钴业) href=/603799/>华友钴业(603799)关于GDR发行价格、发行结果等事宜的公告》披露,华友钴业正在申请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s,以下简称“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已确定本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份GDR 美元,共发行5000万份,募资总额约为亿美元,预计将于瑞士时间2023年7月7日正式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创业板、科创板企业翻身成主力
【资料图】
根据同花顺) href=/300033/>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华友钴业预计将成为2023年来第6家通过发行GDR在境外上市的A股企业,前5家分别为杭可科技()、方大炭素) href=/600516/>方大炭素(600516)()、中控技术()、扬杰科技) href=/300373/>扬杰科技(300373)()、东威科技(),均于上半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5家企业中发行价最高的是中控技术美元/份,最低为方大炭素美元/份;募资金额最大为中控技术亿美元,最小为东威科技亿美元。
2023年上半年发行GDR成功上市的A股企业中,科创板、创业板公司所占比重明显提升,除了方大炭素属于沪市主板,其他4家均来自科创板、创业板,占比高达80%。而2022年全年发行GDR上市的10家A股公司中有8家是主板企业,仅欣旺达) href=/300207/>欣旺达(300207)()、乐普医疗) href=/300003/>乐普医疗(300003)()2家创业板公司。
2023年上半年,还有11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公告表示欲发行GDR,其中伯特利) href=/603596/>伯特利(603596)()、爱旭股份) href=/600732/>爱旭股份(600732)()选择了终止;其余9家仍在推动,包括君实生物(;)、芯原股份()、奕瑞科技()、百克生物()4家科创板企业,大约也占据半壁江山。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表示,近期A股公司GDR发行特点显著。其中,“双创”板块有后来居上之势,行业分布也更加多元,从此前的以锂电等新能源行业为主,逐步扩展到医药生物、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等行业。
新规之后上演“终止潮”
2023年上半年,除了双创企业的后来居上,A股企业发行GDR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新规之后出现“终止潮”。
为规范境内上市公司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行为,5月16日,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境外发行上市类第6号:境内上市公司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指引》,该文件被称为“GDR新规”。6月2日,沪深交易所就拟修订《与境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上市交易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后,仅6月一个月,就有5家A股公司终止发行GDR,分别为鱼跃医疗) href=/002223/>鱼跃医疗(002223)()、伯特利、杰瑞股份) href=/002353/>杰瑞股份(002353)()、领益智造) href=/002600/>领益智造(002600)()、爱旭股份。这些公司大多表示终止行为是出于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等因素的考量。而在GDR新规发布之前,尚未出现过A股企业终止GDR发行。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曾表示,GDR新规的亮点和重点在于引导发行人结合自身情况与募集资金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融资产品,有效“打补丁”“堵漏洞”,防止个别上市公司利用境内境外价差来稀释境内股东股权,提高信息透明度,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兴业证券认为,沪深交易所本次修订《暂行办法》一方面明确新增基础股票上市由交易所审核,实现互联互通机制与全面注册制衔接;另一方面适度提高GDR发行门槛和披露要求,旨在引导上市公司理性融资,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权益,更好地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借道GDR“走出去”,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力。
GDR新规等文件发布之后,一些终止GDR发行的企业,选择换个思路、“曲线救国”以实现融资目的。比如领益智造、爱旭股份在公告终止发行GDR的同时宣布通过发行可转债或定增来进行融资。
而有的企业则选择“接着冲”,比如君实生物在6月6日,三花智控) href=/002050/>三花智控(002050)()、隆基绿能(601012)()、四川路桥) href=/600039/>四川路桥(600039)()在6月21日分别披露发行GDR相关预案。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目前中科创达) href=/300496/>中科创达(300496)()等20家A股企业发行GDR事宜已获证监会受理,处于推进过程中。